牛市的周期性軌跡
首先,將1991-2002年的走勢與2005年後的走勢進行比較。我們將1991年至2002年這12年的走勢按漲跌劃分為ABCDEFG的7個階段,實際上是一個大盤上漲周期。假設2005-2019年的走勢也是一個大周期,那麼我們可以看到,2005-2015年這十年的走勢與1991-02年ABCDE的走勢基本一致。就是我們現在是在E階段,也就是跟96年以後的市場差不多。
從基本面看,1996-2002年的EFG市場有六個特點,即國內經濟增速回落、通縮顯現、央行釋放流動性、中央推動國企改革和國企脫困,五是股市改革解決曆史遺留問題,六是美元升值。那麼2014年以來,我們的宏觀基本面也呈現出六個特點:一是國內經濟增速下滑;二是很多大宗商品價格下跌,可能導致通縮;三是央行開始投放流動性;四是中央推動國資改革。第五,股市改革要實行注冊制;第六,美元升值。是不是有點像?

如果是在E階段,首先是E階段中期出現大的調整,5月以後要注意;如果上述假設成立,那麼E階段的目標或者今年的目標在曆史高點6,000點左右,然後進入4,000-6,000個箱體整理,也就是持續2012年的F部分,最後進入G部分,2016年後是否走出FG階段,關鍵看基本面會不會維持在6,000-6,000點附近,這一階段將會持續到2012年,最後進入G階段,2016年後會不會走出FG階段,關鍵看基本面會不會維持在6000點左右,也就是持續2012年的F部分,最後進入G部分,2016年後是否走出FG階段,關鍵還是要看基本面會不會維持在6000點左右。
撇開上述大周期假設不談,讓我們先把2005-2007年的牛市與當前市場進行比較,就會發現很多相似之處。讓我們假設自1849年以來的行情與998-6,124行情類似,都是一氣呵成。讓我們看看它們是如何工作的。上一輪牛市曆時16個月才突破(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底),本輪牛市曆時16個月(6月13日至11月14日初),而本輪牛市共曆時16個月才突破(6月13日至11月14日初)。上一輪牛市曆時16個月才突破(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底),而本輪牛市共曆時16個月才突破(從6月13日至11月14日初)。上一輪牛市在2006年8月初1600點開始加速進入主要上升浪,這是從998開始的第13個月;14年7月底,牛市在2000開始加速進入主要上升浪,這也是從1849年開始的第13個月。
上一輪牛市從1,600點到3,000點共有5個月,3月再度加速,2007年1-2月調整2,000點後兩個月,本輪牛市從2,000點調整至3,400點約5個月,1-2月調整350點後3月再度加速。上一輪牛市在2007年3月再度加速至4,300點後,出現了900點的大調整。繼6-7月調整後,7月下旬再度進入6,000點的加速行情沖擊。這輪談判在15年3月再次加速到現在。如果按此計算,5月份之後也會出現一波大調整;經過兩個月的調整,下半年加速行情將重新啟動。這個會出現嗎?就是這波沖到5月中下旬,然後出現一波大調整,這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,7月之後重新啟動行情,下半年觸及6,000點後結束本輪行情,進入真正的調整階段,到時候我們拭目以待。無論如何,從這個角度看,一是5-6月份可能會有大的調整,二是調整後下半年還是會有大的上漲。實際上,4月份以來的博文已經反複出現,2015年4、5月份的行情會與2007年4、5月份的走勢類似,供大家參考,也就是以此為基礎。
相關鏈接
相關文章: